词条 | 额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额子ézi❶也称“齐眉”“包帽”。一种形如头箍的妇女额饰。通常以布帛、兽皮或金属制成,形式较简单,仅用一块帕巾,折成条状,绕额一周,系结于前。宋代已有,清代道光年间最为流行,尤其在江南一带。以毛皮制成的额巾,清代俗称为“貂覆额”或“卧免儿”。宋米芾《画史》:“唐人软裹,盖礼乐阙,则士习贱服,以不违俗为美……又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清范寅《越谚》卷中:“包帽,此为妇饰,新制起于道光年,此行而乌帕废矣。其物绣缎,镶嵌缀大珠、金钿、宝石,包额子于额为帽。贵重者值钱百万。”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一○:“以貂皮暖额,即昭君套抹额,又即包帽,又即齐眉,伶人则曰额子。” 额子 额子宋代流行的头饰。即用紫罗制成的无顶头巾。多为士子所着。戴时发髻显露在头顶上,即可约束头发,又有装饰之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