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飞仙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飞仙阁位于霖雨乡境内的朝阳湖畔,为“秀甲蜀西”的名胜古迹。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均有记载。据《蒲江县志》及现存碑记,相传汉代河南莫公将军,南征旋师至此,见“龙蟠凤翼,水固山环”,于是结庐于此,潜心修道,成仙跨鹤飞去,时人建阁以为纪念。阁后紧靠大佛山,碧云翠峰,景色如画;阁前俯瞰二郎滩,溪水映带,澄碧可爱。今飞仙阁为一组建筑,依山傍水而构,由拱桥、山门、严颜亭、凌虚阁、飞仙洞、莫公台等组成,结构谨严,层次分明,飞檐重彩,悦目壮观。阁之四周为二郎滩摩岩造像,现存104龛,其中唐以前造像76龛。705尊佛教人物造像,神态生动。第六十龛镌有“永昌元年(689)五月,为天皇天后敬造瑞像一龛”,可见造像始凿于初唐。唐开元二十八年到天宝九载(740—750),陆续增凿;五代、宋、明、清,有所增刻。山岩间还有《宋真宗敕赐信相院》、南宋诗僧文意撰书《飞仙洞跋》以及历代文士墨客题跋等碑刻十余通,均有较高的文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飞仙阁古建筑。在蒲江县霖雨乡境内。据《蒲江县志》及现存碑记载: 西汉河南莫公将军南征云南凯旋至此,见 “龙蟠凤翼,水固山环”,爱不思去,于此结庐潜修,直至 “功成” 跨鹤 “飞仙” 而去。后人建阁于此,以示纪念。整个建筑利用台阶型山势,依山傍水而建。由拱桥、山门、严颜亭、凌虚阁、飞仙洞、莫公台等组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阁下二郎滩溪水映带,溪宽近百米,溪水澄澈,山树倒映,环境清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