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乐陵文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乐陵文庙

位于市政府院内。明洪武二年(1369)建,明清时期屡次扩建,形成相当规模的建筑群。现存正殿5间,两庑14间,崇圣祠3间。正殿为庑殿顶殿式明代建筑,绿瓦飞檐,斗栱承托,巍然壮观。殿前立清乾隆二十年(1755)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院内古槐、明柏数株,枝干苍劲蟠空。

乐陵文庙

位于乐陵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原庙址规模宏大,占地6630平方米。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乐陵县志》记载:南北中轴线上原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明伦堂;左右为乡贤祠、名宦祠、崇圣殿和东西庑等建筑。殿、堂、门、庑60余间。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座落于砖石砌筑的台基上,宽五间20.70米,深三间10.90米,庑殿顶,高9.90米。殿前东西庑各七间,前出廊;殿北崇圣祠三间。均系清代小式木构建筑。院内现存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县扬成龙刻立“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一方,保存完好。抗日期间,中共冀鲁边区特委曾于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政府,成为冀鲁平原抗日中心。后重修。为乐陵县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