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首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首都shoudu亦称国都、京城、京师、京畿。一般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所在地由国家决定并公布,大都载入宪法。个别国家的首都并非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如荷兰王国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而女王和中央政府则驻在海牙。玻利维亚共和国首都是苏克雷,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拉巴斯。中国历史上有的朝代在京城以外另设陪都,如西周以镐京(今西安)为国都,另以洛邑(今洛阳)为陪都。明代永乐19年(1421)迁都燕京,称为北京,以旧都金陵为陪都,称为南京。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起定都于南京,抗日战争时期,曾以重庆为陪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议案,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平为北京。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首都Shoudu亦称国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通常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首都所在地由国家决定并公布,大都载入宪法。也有个别国家的首都并非中央政府所在地, 如荷兰王国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北平改为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中心。当时拥有4个城区、6个郊区和9个郊县。常驻人口达1 000万以上,是著名的大城市之一。北京亦是世界著名古都之一:南宋王朝即为辽之“南京”,以后金、元、明、清等朝代均建都于此。今天的首都北京,已成为规模宏伟的现代化名城。 首都又称“国都”、“京城”等。国家最高领导机关集中的地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确定立即改“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 首都首都亦称国都。一般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所在地由国家决定并公布,大都载入宪法。个别国家的首都并非中央政府所在地,如荷兰王国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玻利维亚共和国首都是苏克雷,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拉巴斯。中国历史上有的朝代在京城以外另设陪都,如明永乐十九年 (1421) 迁都北京后,以南京为陪都。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起定都南京,抗日战争时期,曾以重庆为陪都。 首都亦称“国都”。是最高国家机关的所在地。通常是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首都,但在特殊情况下,少数国家设有两个首都 (如设立首都与陪都) 或事实上存在两个首都(如荷兰法定首都在阿姆斯特丹,实际首都却是女王和中央政府所在地海牙)。首都所在地要由国家明确宣布,一般都载人宪法。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首都National Capital见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