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零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香零山

位于市东2.5公里的潇水河心,是天然石矶生成的岩岛。东西宽20米,南北长15米,高出水面12米。香零,即香苓,香草名,零与苓为通假字。清《永州府志》认为零陵之名,系由此山而得。旧传山上产香草,自汉武帝时起进贡。唐永州刺史韦宙奏明采尽,方免贡。柳宗元有诗咏香零山。清康熙时,邑人蒋本厚《香零山小记》云:“方春流汤汤,如贴水芙蓉,与波明灭;至秋高水落,亭亭孤峙,不可攀跻。予曾泊舟其下,明月东来,江水莹白。独坐揽袂,觉草木皆有香气,知古人命名,殊不草草。”雨后日出,江生烟波,“香零烟雨”,为永州八景之一。

香零山

位于永州市城东2.5公里处的潇水河心,东西宽20米,南北长15米,系天然石组成的小岛。据《永州府志》载:“山曰香零是生香苓,零与苓古通,故名。”清同治癸酉年(1863)黎盛、王德榜倡建观音阁于其上,阁为石木结构,曾有僧居位。近年经过维修,恢复了昔日风貌。香零山之“香零烟雨”为永州八景之一。

香零山

位于零陵区东郊南津渡香零山村。为潇水中的一个石灰岩小岛。岛长25米,宽15米,高出水面12米。《永州府志》载: “山曰香是生香草,零与苓古通,故名。”唐柳宗元谪永州时,曾来此游览,并写诗纪胜。清同治二年 (1863),黎盛、王德榜倡建观音阁于岛上。阁为砖石木结构,以石为主,有僧人居住。2005年维修。每当春流荡荡,如碧水芙蓉,随波明灭。秋高水落,则亭阁孤峙,不可攀跻。雨后日出,烟锁矶脚,水波荡漾,激石有声,往来舟楫若隐若现,与两岸烟云竹树相媲美。“香零烟雨” 为旧永州八景之一。


香零山

香零山在永州城东去半里的潇水河中,因产零陵香草而得名。唐时每年需向朝廷进贡此草,百姓苦不堪言。刺史韦雷上书请求免贡,获准得免。该山风景秀丽,“香零烟雨”是零陵的著名风景。但该山不高不大,仅长45米,宽15米,高出水面约10米。春夏水涨时易被淹没,成为暗礁。船只经过容易触礁,发生事故。清代同治二年(1863) 建观音阁于其上,延僧居住。水涨时,昼鸣钟,夜燃灯,并设救生船,雇人专司救护,以减少航船事故的发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