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makesizhuyi zhengzhi jingjixue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研究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又称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即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日益显露与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历史观,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们第一次指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将政治经济学建立在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的基础上。他们全面论证和彻底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深刻经济根源,奠定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在全面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阐明了资本主义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实现中的深刻矛盾,并指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胜利,指出埋葬资本主义和创建新社会是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同时他们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资本主义以外的社会经济形态,论述资本主义以前各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作出原则性推断。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并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理论原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奠定了基础。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研究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进和发展了列宁的经济学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代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体现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又称“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马克思全面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列宁总结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革命经验,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