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尔可夫尼可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尔可夫尼可夫1834-1904Maerkefunikefu B. B.Мар-ковников俄国化学家。1834年生于尼寺涅-诺弗果洛特。1856年考入喀山大学法学系财政科,后转学化学,成为A.M.布特列洛夫的学生。1860年大学毕业,留校任化学实验员。1865年通过硕士论文,不久被派往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的J.拜耳实验室和来比锡的A.柯尔柏实验室工作。1867年任喀山大学副教授,二年后通过了博士论文,1870年担任正教授。1871年转至敖德萨大学任教,1873年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他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是提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这个规则于1876年发表在 《关于由不饱和有机分子形成加成化合物的规律》一文中。这个规律指出: 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加在双键一端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卤素则加在另一端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他的另一贡献是对高加索石油的系统研究,从石油中分离出了许多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建立了合成方法。他于1900年获得了国际石油会议金质奖章。1904年1月29日去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