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论
1.投资或支出乘数的含义
乘数又译作倍数,它被用来分析经济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
投资或支出乘数是指,当政府采取措施,如运用财政支出(主要是购买支出)进行投资活动来使国民收入恢复均衡时,政府支出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大小,即政府支出增加可能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投资或支出乘数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或支出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总收入增加得越多。
2.投资或支出乘数与就业量的变动
社会就业量是同国民经济活动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不变,国民收入的增减将引起就业量增减。把投资乘数原理运用于就业理论中,可以得出:
假定每增加1万元收入可以增加1人就业,假定增加政府投资为100万元,那就可以增加100人就业。这被称为投资对就业的第一轮影响。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的增加使收入一轮一轮地增加,从而就业也会一轮一轮地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投资乘数为5,即100万元投资能使收入增为500万元。500万元收入可以使500人得到工作。
所以,政府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政府“以就业维持就业,以就业扩大就业”方针的理论依据。反之,在政府减少支出引起收入一轮一轮地减少时,就业量也会一轮一轮地减少。这便是投资乘数对就业的作用的表现。
3.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
收入可以分解为投资和消费,又可以分解为储蓄和消费。由于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是稳定的,从而作为收入与消费之间差额的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是稳定的。这样,在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这是发挥投资乘数作用的第一个前提。
投资乘数作用得以发挥的第二个前提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如果没有可以利用的劳动力(包括熟练的劳动力),那么投资增加后,并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
第三个前提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