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王堆帛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王堆帛书

西汉。丝质。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极其难得的写本古佚书,统称“马王堆帛书”。帛书有整幅和半幅两种,有的先用墨或朱砂画好上下栏,再用朱砂画出七至八毫米宽的直行格。有的则不画行格。整幅的每行七、八十字不等,半幅的每行二十至四十余字不等,除个别字用朱砂书写外,一般都是用墨书。马王堆帛书的篇目有二十多种,约十二万字左右,内容以哲学、历史为主,也有一部分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少量图籍和杂书。经分类编为:《老子》甲种本及卷后佚书四种,《老子》乙种本及卷前佚书四种,《周易》及卷后佚书三种,《周易·系辞》,《战国纵横家书》及记战国时史事的佚书一种,《五星占》《天文象杂占》帛书《相马经》《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书四种,《导引图》及卷前佚书二种,《城邑和园寝图》,《地形图》,《驻军图》,另外还有关于刑德的佚书三种,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两种等等。马王堆帛书的字体风格各异,有的工整谨严,有的秀逸洒脱,属于秦汉之间的隶书。对于书法艺术而言,“隶变”的意义是存在于改变了汉字书写方式的运动节奏和审美趋向,这是文字发展史上最大的转折。甲骨文的质朴和天真、金文的古拙和奇诡的形体,构成了汉字空间的动态美,小篆则力图使之对称化、均衡化,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美的典范。《春秋事语》在书体上既有篆书深深的痕迹,又有浓厚的隶书意味,是显示“隶变”过程在书法意义上的典型。笔画的长短参差已不像小篆那样以一个字的方形轮廊为其限度,而常常是出人意料地拉长或缩短,使此卷呈现一种动态的空间结构,与之相适应的是每一笔划都多姿多彩,变化丰富。它标示了“隶变”在书法艺术史上的意义:点画自身构成一个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在书体上介乎篆隶之间,但它较篆、隶相比,又显得活泼灵动,有较强的动态感。这种动态感又很特别:结体上大体是对称的、均衡的,但全篇又几乎字无正形,欹侧有态,姿态万千。而在部首组合中,则又不取均衡方式,或紧或密,大小参差。此卷在每个字的体势上以倾侧之势产生一种不均衡感。这样静态感与动态感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形成完美的书体形式。《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则在书体上更加纵肆,其书笔力雄强,结体势险而紧,峻峭有力。用笔顿挫分明,沉着痛快,具有拙厚之态。笔画以方折为主掺以圆笔,篆隶偏旁多有混用,笔势一泻而下,或长或短,或放或收,形成通篇的节奏。章法斜看成行,别有一番风韵。《老子》乙本已具有横平竖直、左掠右磔的典型特征。而《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则还保留着许多古文字特有的斜势画和结体特征,因此它显得古朴,给人以错综的介乎于篆隶之间的美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