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端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47 马端临1254—1323

史学家。字贵与,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末宰相马廷鸾之子。少从师休宁曹𣲾。曾以恩荫补承事郎,漕试第一。因廷鸾忤贾似道去职,端临留家侍养,不复作官。入元后,初起为慈湖、柯山书院山长,终于台州儒学教授。著《文献通考》348卷,以补杜佑《通典》之不足,历时20余年乃成。

马端临约1254—1323

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曾出任慈湖书教,柯山书院山长和台州儒学教授,弟子甚众。主要著作有《文献通考》、《义根守墨》、《大学集传》、《多识录》等多种。在人口思想方面:其一,提出关于人口质量的概念。马端临认为古代以人口多少作为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志,是因为“古者户口少而皆才智之人”(《文献通考》 自序)。而后代由于“后世生齿繁而多窳惰之辈”(《文献通考》自序),“于是民之多寡不足为国之盛衰”(《文献通考》自序)。他以愚、惰为标准,认为古代人口素质高,所以人越多国越强,而后代人口素质差,人多反而有害,强调人口的质量比人口的数量更重要。其二,重视人口统计。马端临认为准确地统计人口数字,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关联。他提出以往人口统计失实与赋役轻重,有着直接的关系。户赋轻时,国家在籍人口多,户赋沉重时,隐户逃户多,国家统计人口就少。所以,赋役繁重是影响人口统计的基本原因。马端临重视人口统计,他在《文献通考》中专列了《户口考》两卷,广泛序列了各个时期平均每户人口的资料。

马端临

宋末元初史学家。其著作《文献通考》中《户口考》二卷分析了有关人口问题。“古者户口少而皆才智之人,后世生齿繁而多窳(音羽,恶劣)惰之辈,均是人也。古之人方其为士则道问学,及其为农则力稼穑,及其为兵则善战阵。”认为古人虽少而精,人口素质高。而今人虽众,素质却十分低劣。这一说法虽有片面性,但他强调人口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强盛的标准,而“民之多寡不足为国之盛衰”。这一见解把人口的质量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突破了人口越多越好的传统观点,对中国人口思想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见“历史”中的“马端临”。


马端临约1254—1323

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父廷鸾为宋右丞相。元初曾任慈湖、柯山二书院山长。历20余年,著成《文献通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旨在补杜佑《通典》之不足。书中颇多宋时士大夫的议论及对宋末政治腐败的揭发。参见“人口学”中的“马端临”。

马端临约1228——1322

字贵与,乐平(今属江西)人。宋朝咸淳年间漕试第一,父马廷鸾为宋宰相,因与贾似道不合罢了官,他也就没出去作官。入元,曾任慈湖、柯山两书院山长,台洲儒学教授。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传》等。《文献通考》历20年始成,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书前序文一篇,文字朴厚,行文流畅,且命意严正,层次井然,是史学家文章,也是一篇优秀散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