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钧三国能工巧匠。扶风人,字德衡,曾任博士、给事中。《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杜夔传》注引傅玄的介绍,说他曾改进“丧功费日”的绫机,由50或60蹑“易以十二蹑”。又造指南车,制翻车灌园,造表演百戏的活动的木偶,改进诸葛亮的连弩等,其巧使人叹服。并认为“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但马钧不为世用,“巧无益于世”。所以说: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241 马钧三国时代魏国发明家。生卒年不详。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人。他不善言谈,精通机械。旧织绫机结构复杂,效率低,经他加以改进,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织出的绫可以有各种图案变化。后来,他出任给事中。当时有人否认古代人曾制造过指南车。他为了证明古代能造指南车,便亲手造了一辆。为了解决坡地灌溉,他制成了“翻车”,即龙骨水车,小孩也能推动,“其巧百倍于常”。他还制成一些有机械的木雕人,能击鼓吹箫、掷剑爬绳、倒立行走。他制做的攻城用的“发石车”,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石可飞数百步”。《三国志·杜夔传》注中介绍了马钧的事迹。 075 马钧见41241条。 马钧三国时代著名机械制造家,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字德衡,曾任博士和给事中。他“巧思绝色”,在机械设计制造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时人称之为“天下之名巧”。在农业机械方面,以翻车发明最为著名。《魏书》说他:“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关于古代翻车的机制,据《后汉书》李贤注毕岚翻车所说:“翻车设机车以引水。”这很可能是按唐朝所见的翻车解释,然《魏书》称赞马钧的翻车“其巧百倍于常”,说明较东汉沿袭使用的翻车大为改进。而且马钧翻车用很小力量便能翻转提水,形制大约近似王祯《农书》所描绘的刮车,即一人手把木拐转动轮轴汲水。东汉毕岚所制的翻车尚未用于农业,仅用于道路洒水。马钧的翻车完全是为解决园圃灌溉用水而创制,是一种大型农田汲水灌溉工具。后世以人力踩踏或以水力带动的大型汲灌工具,“龙骨车”就是在汉魏翻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马钧三国魏机械制造家。字德衡,扶风(治所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南佐村) 人,少年时期生活贫困,刻苦自学。当时纺织用的绫机效率低,数十日方能织布一匹,马钧简化了绫机的结构,使生产效率提高了4—5倍。后官博士、给事中。居京师日,作翻车用以灌水,其利百倍于常,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长期广泛应用于中国农村。魏明帝曾令马钧重造古已失传的指南车,马钧奉诏制成。又明帝问他是否能将百戏模型动起来,马钧说 “能”。他在百戏塑型上加上原动力和传动机械制成 “水转百戏”。又曾得蜀诸葛亮所造连弩,钧复加改进,使效率提高五倍。所制转轮式发石机,可连续发射砖石数百步远 (一步约合1. 45米)。晋傅玄称之为“天下之名巧”。后有人认为 “马先生之巧,虽公输班、墨翟、张衡不能过也” 而马钧都未成为工官,巧不为世所用, 很可惜 马钧见“物理”中的“马钧”。 马钧三国时期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扶风(今陕西兴平西南)人。因在传动机械方面造诣较深,时人称其为“天下之名巧”。曾重造指南车;创制灌溉用的翻车(即龙骨水车),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还试制作为攻城器具的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砖石远至数百步。 马钧ma jun字德衡。三国时期魏扶风(今兴平东南)人。杰出的机械发明家。改制出新型织绫机,提高效率。试制成新式龙骨水车,结构轻巧。青龙年间(233~236),任给事中,以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造指南车。制造“水转百戏”,以水力发动机械。改进诸葛亮所创连弩,提高效率5倍。制成攻城用轮转式发石机。时人称“天下之名巧”。 马钧三国时的机械发明家。字德衡,魏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曾任博士,给事中。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尤喜钻研机械。其主要机械发明有织绫机、翻车、轮式发石机、水转百戏等。晚年时,他认为可改进诸葛亮所造连弩, 并可提高效率五倍以上。 马钧中国三国(公元220~280)时机械制造家。魏国人。生于扶风(今陕西省麟游、乾县一带)。当时纺织用的绫机数十日才能织出一匹布,效率很低。马钧简化了绫机的结构,将50综(综片)50蹑(踏具)和60综60蹑的旧丝绫机改制成12蹑,使生产效率提高4~5倍。他试制的轮转式发石机,能射数百步远(一步约合1.45 m)。 马钧三国时机械制造家。字德衡,曹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担任过博士、给事中等职,以精通机械传动而著称。曾改进丝绫机,提高效益四、五倍;发明提水工具翻车(即龙骨水车),增强灌溉能力;试制轮转式发石机,作为攻战武器。所造指南车及“水转百戏”也较为精致。被当时人誉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三国时著名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人,生卒年不详。为了解决由低处向高处引水灌溉农田的困难,他改进东汉毕岚的翻车,设计制造出一种结构轻巧灵便、可以直接提水灌溉的水利机械——翻车(也叫“踏车”、“龙骨车”)。其构造是用木板做成长约二丈的木槽,在木槽两端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齿轮轴,两个齿轮轴之间装上木链条(即龙骨),木链条上拴上串板。这样利用齿轮和链的机械传动原理,即可连续提水灌溉。马钧还在魏明帝青龙年间复制出指南车,无论车子向任何方向行走,车上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此外,他也曾改进了织机,制造出可以连续抛石攻城的轮转式连续抛石机等等。由于他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时人誉为“天下之名巧”,史书也称他有“巧思绝世”之才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