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革裹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革裹尸成语。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诗:“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马革裹尸Mageguoshi古人爱国品质故事。马援是东汉战功赫赫的名将,赐封诸侯,食邑三千。凯旋回京时,亲友们都前来迎贺。向来会出主意的孟冀也站在人群中向马援道贺。马援不解地问: “你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地只一味地夸奖我呢?”孟冀不语。马援又说:“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广拓七郡,也不过封得几百户的侯爵。我今后得封过千,赏过于功,能保持长久吗?请先生赐教。”马冀客气一番,不肯多言。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不断侵扰北疆,我想自告奋勇前去讨平。好男儿应该献身疆场,用马革裹尸而还,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身旁呢!?”孟冀听罢,不胜佩服,叹道: “这才不愧为一个大丈夫!”马援到了62岁,还驰骋疆场。后在镇压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实现了生前“马革裹尸”的诺言。而马援的这种爱国气魄一直流传至今。 马革裹尸喻谓忠勇杀敌、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一生英勇征战,为朝廷立下显赫战功,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一次他得胜班师回朝,平陵人孟葵来祝贺他,马援慷慨激昂地对他说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女子手中邪!”其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经久不衰。如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等。 马革裹尸《太平御览》卷四三八引《东观汉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耶!’”后以此典形容决心报国,不惜战死疆场。宋·陆游《谢周枢使启》:“志士弗忘在沟壑,固当坚马革裹尸之心。”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铜留铸柱,革誓裹尸。男儿自立边功,壮士犹羞病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