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检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检查yixing ganyankangyuan he kangti jiancha乙型肝炎抗原是1964年首先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故最初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经证实它与乙型肝炎病毒有关,于1972年国际病毒肝炎会议上被命名为乙型肝炎抗原(HBAg)。乙型肝炎抗原,其外壳与核心部分抗原性不同,分别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同年,又发现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构成了乙型肝炎三对抗原—抗体系统。检查血清中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后判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正常人HBsAg为阴性。HBsAg阳性者,见于乙型肝炎抗原携带者和乙型肝炎病人。我国HBsAg携带者约占人群的3~10%,携带者因具一定传染性,不应作为供血者,在集体儿童机构以脱离直接接触儿童的工作为宜。HBsAg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乙型肝炎的可能,若抗HBs阳性,可证实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抗HBs多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才升高。若血液中抗HBc阳性,提示近期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或病毒仍在繁殖。HBeAg仅能在部分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示大量乙肝病毒存在于血液中。急性肝炎病人HBeAg阳性者,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易受乙肝病毒感染。HBeAg的消失与抗HBe的出现是急性肝炎预后良好的表现。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被俗称为“两对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