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验方新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验方新编方书。清鲍相璈撰。八卷。相璈字云韶,善化 (湖南长沙) 人。为官兼医,注重验方治病,故广求博收古今验方,历二十年撰成此书,刊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书中载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及时症急救等九十九门,每门之下,又分细目,按病列方。每病之下,先明主症,次列方药、用法,间附验例。列方多具有简、便、廉特点,“穷乡僻壤之区,马足船唇之地,无不可以仓猝立办,顷刻奏效。”如用荞麦粉炒热加醋再炒热敷以治偏正头痛等,方简价廉,疗效显著。实用价值较高,流传很广,刊本颇多。有同治十三年(1874) 潮城文林阁刻本,光绪十九年 (1893) 同文书局石印本,广益书局石印本等。 验方新编通俗医方书。清鲍相璈编撰。初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随后出现四个系统版本,分别为8卷、16卷、18卷 (选本)、24卷。内容相同,均分104个类目,含内、外、妇、儿、五官、急救、杂治等科疾病单方。作者有感于“医有时而难逢,药有时而昂贵,富者固无虑此,贫者时有束手之忧”。故自幼广求,不遗余力,于古今载籍所见或戚友传闻所得单方皆予收集,选择其中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之方,编成是集,以求存是病即有是方,有是方即有是药,虽穷乡僻壤马足船唇之地亦可仓促立办,顷刻奏功。因本书具有家庭日常保健诊疗医书性质,通俗易懂,简单效验,深受社会大众欢迎,故自道光年间初刊,至民国时期,国内外共翻刻刊印50多次,为刻本较多、印数较大、影响较广的古代医方书之一。清同治三年 (1864) 又出现了张绍棠增补的本子,卷数不一,版本繁多,翻刻也有50多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