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骨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骨折guzhe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搬运或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骨折fracture骨骼被外力作用引起部分或全部损伤或断裂的病证。见《司牧安骥集》。多因饲养管理不当, 患畜跳沟攀槽、互踢、滑倒; 或踏入坑道,以及棒打、石击、翻车、坠坡、枪击等所致。因骨折的部位和受伤程度不同, 其临证表现也不一样。骨折部位有四肢骨折、下颌支骨折、上切齿齿根骨折及腰椎骨折。根据骨折的性质分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等。四肢骨折患部肿胀疼痛, 站立时三脚负重, 运动时断端下段悬空甩动, 触诊检查时完全骨折可发现骨折部有摩擦音。下颌支骨折时, 患畜下切齿向外翻下垂,不能与上切齿吻合,也不能采食, 局部肿胀疼痛, 口流涎沫。在临证上多为两侧完全性骨折。上切齿齿根骨折, 患畜在张口时上切齿自然下垂, 接于下切齿, 上切齿齿龈多撕裂, 不能采食。腰椎不完全骨折, 表现弓腰, 起卧困难, 运步后腰拘束, 完全骨折则卧地不能起立, 骨折部的后方皮温降低, 针刺腰、臀、尾及两后肢完全失去知觉,大小便困难, 甚至不能排出, 严重者全身大汗, 剧烈疼痛而休克死亡。治宜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加强护理结合。 图 1 骨折整复法 固定 ❶四肢骨折:将患畜保定好,进行固定。常用夹板固定。夹板可用木板或竹板制成, 其长度以超过断骨上、下两个关节为宜。固定顺序:患部消毒→外敷接骨丹→缠绷带→垫棉花→包毛毡片→放置夹板→铁丝或绳子固定。固定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会脱落,过紧会妨碍气血运行。若为开放性骨折, 病初以处理外伤为主, 清除创内的污物、坏死组织及骨碎片, 并彻底消毒、敷药, 进行包扎, 并根据情况每日或隔日处理一次, 以后随着创伤的好转愈合, 再逐步转为以局部固定为主(图2、3、4、5)。 ❷下颌支骨折: 患畜横卧保定, 骨折部破损要先清理干净, 用骨钻在下齿中间和第一臼齿与第二臼齿间( 断端两头) 各钻一个孔, 准备铜丝通过。如为两侧性全骨折时, 两侧臼齿同一位置同时钻孔,然后用消毒的12号铜丝先拴捆好切齿, 将折断的下颌骨前端向上抬, 使断端复位, 此时将拴住切齿的铜丝头, 通过臼齿上钻的孔拉紧后再返回穿入切齿上的孔中拉紧,如此反复2~3次拉紧后,将铜丝头扭结在一起即成。待40~60天拆除固定铜丝。 ❸上切齿齿根骨折: 患畜在柱栏内站立保定, 以左、右、上三条绳索牵引固定头部,将骨折缝中的草渣、污物等清洗干净。在门齿正中缝隙的中点,用骨钻钻一小孔,将已消毒的12号铜丝,从齿前向两侧绕到齿后,两个丝头从孔里穿出,拉紧后扭在一起(扭处约1~2厘米长),再将铜丝的两个头,从上唇与齿龈联合处分别穿入两鼻孔中(先用套管针刺一导孔,铜丝由套管通过,然后去掉套管),再将一侧鼻孔穿出的铜丝从鼻隔穿入对侧,将骨折的上切齿向上抬,使之复位,并确实拉紧后,将两个铜丝头扭结在一起,固定即成。 图2 第一指(趾)节骨骨折固定法 图3 蹠骨骨折固定法 图4 胫骨骨折固定法 图5 掌骨骨折固定法 机能锻炼 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在固定的同时,应适当运动,以促进气血流畅,加速骨折愈合,防止后遗症。 药治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方用消炎汤(《新编中兽医学》:柴胡、当归、穿山甲、天花粉、红花、桃仁、金银花、陈皮、赤芍、乳香、没药、白芷、甘草、防风、黄酒),调和灌服。同时可以外敷接骨膏(《中兽医学》:白及、大黄、黄柏、栀子、乳香、没药、骨碎补、天南星、白蔹、血竭、冰片),共为细末,蛋清或面粉适量,加醋调敷。患畜由专人护理,防止患肢负重。喂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并加适量的骨粉及食盐。 骨折中医病名。又名折骨、折疡。也就是骨的断裂。多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造成骨的截断、碎断和斜断。临床表现为局部瘀血、肿痛、错位、畸形、压痛、骨擦音和纵轴叩击痛等。如因骨的病变(结核、骨髓炎、骨瘤等)所发生的骨折,称病理性骨折。治疗宜采取正骨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同时配合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结合外洗和功能锻炼效果更好。 骨折由于外力作用致使骨骼断裂或粉碎。骨折分为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和粉碎性骨折三种。骨折断裂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不与外界相通的为闭合性骨折。小儿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较成人多,无机盐含量较成人少,且骨膜(最外层)较厚,在暴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青枝骨折”。儿童时期,骨折是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一般,骨折均伴有功能丧失(如上臂骨折不能伸屈,下肢骨折不能行走)、疼痛和畸形(例如,肢体骨折,由于肌肉收缩患肢可变短、呈角度弯曲),但“青枝骨折”上述表现可以不明显。骨折的急救是正确的进行“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以免加重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减轻伤者痛苦,避免因剧痛引起休克。在急救中要注意: 骨折guzhe由于外力作用致使骨骼断裂或粉碎。骨折分为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和粉碎性骨折三种。骨折断裂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不与外界相通的为闭合性骨折。小儿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较成人多,无机盐含量较成人少,且骨膜(最外层)较厚,在暴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青枝骨折”。儿童时期,骨折是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一般,骨折均伴有功能丧失 (如上臂骨折不能伸屈,下肢骨折不能行走)、疼痛和畸形(例如,肢体骨折,由于肌肉收缩患肢可变短、呈角度弯曲),但“青枝骨折”上述表现可以不明显。骨折的急救是正确的进行“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以免加重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减轻伤者痛苦,避免因剧痛引起休克。在急救中要注意: 骨折Guzhe指在暴力作用下使骨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引起骨折的暴力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如足球运动中小腿被踢所引起的胫骨骨折,跪倒在地引起的髌骨骨折等属于直接暴力作用;从单杠上摔下来用手撑地所引起的肱骨骨折则属于间接暴力作用。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多由外伤所致,称为外伤性骨折。分闭合性与开放性两类:前者骨折处与外界不相通;后者有皮肤或粘膜损伤,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表现有畸形,肢体假关节活动和骨摩擦音,局部肿胀、疼痛、瘀斑和运动障碍,X线摄片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及对症处理。轻微外伤使有病骨骼(如骨肿瘤、骨髓炎等)断裂,称病理性骨折。 骨折病名。又称“折疡”。指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造成骨的截断、破碎或裂缝。症见局部瘀血肿痛,畸形,错位,有骨擦音,及活动障碍等,甚或因突然受伤,疼痛出血而昏厥。治疗应及时正骨复位,夹板固定;内治早期宜化瘀消肿,中期接骨续筋,后期益肾壮骨,补气养血;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练。 骨折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离的病证。老年人肾精虚衰,肝血不足,骨髓生化无源,骨失所养,骨脆易折,加之老年人反应缓慢,行动失调,故易骨折,以股骨颈、桡骨下端、肱骨外科颈,脊椎等处为多见。骨折的诊断:局部症状有一般损伤,如疼痛肿胀出血,功能障碍,不能进行相应的活动等表现;有骨折的特有症状,如肢体缩短,变粗的畸形,断骨相互磨擦的骨擦音以及骨折部的异常活动。全身症状一般失血多者可有头晕,心悸,严重者可有晕厥;若为开放性骨折,感染后还可出现高热。在骨折的具体部位,诊断者应注意其特点,如股骨颈骨折,骨折后疼痛较重,不能行走,但也有人能勉强行走,应引起警惕以免误诊;脊椎压缩性骨折,一般没有明显的受伤疼痛史,而是不知不觉地逐渐发生的,疼痛不重,可用x线透视确诊,其中特别注意老年人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骨头上,破坏骨组织而发生骨折。老年骨折的治疗,分紧急处理和正骨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以及功能锻炼。骨折的急救,一是禁止一切不必要的操作,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保护创口,尤其是穿破性骨折,防止感染;就地取材,把断骨固定起来,如木板、木棍,防止断骨再活动,运送病人必须小心。按骨折不同部位,应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如上肢骨折用三角巾或吊带悬吊患肢;下肢骨折,木板固定;脊柱骨折,不宜用软担架,当用硬板等。至于复位、固定是专业技术。今将骨折早期药物疗法介绍如下:骨折1~2周内,局部疼痛,压痛、间接叩击痛,并有肿胀、青紫、伴口渴口苦、便秘、尿赤、心烦,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浮数或弦紧,治以行气活血,化瘀生新,方用活血止痛汤加味(《伤科大成》载有当归10克,苏木10克,川芎10克,红花6克,制乳没各6克,三七粉3克分冲,赤芍10克、陈皮10克、地鳖虫10克、紫荆藤15克)。老年人伤重气虚、元气内脱,应补气摄血固脱,加人参10克、黄芪10~15克;脉络损伤,血液外溢,宜凉血止血,加用茜草根15克、牡丹皮12克、小蓟15克。外用消肿止痛药膏(《经验方》姜黄10克、羌活10克、栀子10克、乳没各10克,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60%软膏)外敷患处。 骨折fracture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受破坏的疾病。常伴有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因暴力作用或某些疾病所致。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以四肢长骨常见,骨盆骨次之,头骨、脊椎骨少见。临床上可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不全骨折与全骨折等类型。变形,异常活动和出现骨摩擦音是骨折的特有症状。骨折愈合是骨折组织再生修复与改造塑型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骨折治疗主要依靠整复和固定(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