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骨髓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骨髓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经血液、开放性骨折及感染直接蔓延,使骨组织发生化脓性感染的疾患。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好发生在儿童的下肢长骨。表现有寒战、高热,患肢肿痛,运动障碍,白细胞增高,血培养可阳性。治疗:注意休息,全身支持,抗生素联合应用,有骨膜下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后者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形成。多遗留有死骨、死腔和瘘管,采用手术病灶清除。 骨髓炎osteomyelitis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化脓性炎症。常见于马,其他动物也有发生。按病情的发展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病例体温突然升高,精神沉郁。病部迅速出现硬固、灼热、疼痛性肿胀,有严重机能障碍。当脓肿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化脓性窦道。慢性病例窦道口不断排脓,创口难以愈合,由于周围骨痂过度增生,局部常形成大面积硬固性肿胀。肩胛骨、肱骨、掌(跖)骨、股骨及胫骨等为易发部位。宜及早控制炎症的发展,防止死骨形成和继发败血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