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血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高血压gaoxueya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水平。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症。成人血压经常超过140/90mmHg,即为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成人收缩压160mmHg或以上和舒张压95mmHg或以上为高血压。舒张压高于90mmHg而低于95mmHg,或收缩压高于140mmHg 而低于160mmHg定为临界高血压)。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据1979年普查资料为3~9%,北京地区较南方高,而高原地区更高,可达19. 14%。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渐有增高,但与欧美国家患病率 (10~20%)相比,则相对较低。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的称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在某些疾病中 (肾病、内分泌疾病、动脉炎症及狭窄、脑部病变),高血压只是其临床症状之 一,称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分三期,各期患者血压均高于正常水平,但第一期临床无心脑肾表现; 有下列一项者 (左室肥大、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 即为第二期; 第三期血压稳定性增高,同时出现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 (眼底、心脏、肾、脑血管改变)。(郭静萱)低血压 (dixueya) 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成人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低 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低血压两大类。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体质瘦弱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继发性低血压为某些疾病的一项临床表现,如休克、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低血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重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引起的低血压(如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等等。

高血压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动脉血管内向前流动的压力,也是血液流动时作用于动脉管壁上的压力。通常以血压计自肘动脉测取血压数值。血压数值不是恒定不变的,随情绪改变或体力活动而波动,正常人在90~140(收缩压)/60~90(舒张压)毫米汞柱的范围内波动。成人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或/和舒张压在95毫米汞柱以上时称为高血压,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称临界性高血压,可视为高血压的早期阶段。血压(主要是收缩压)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趋势。任何年龄如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均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长期血压升高将导致一系列心、脑、肾脏的病变,故加强高血压的防治为老年保健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血压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❶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的疾病,称原发性高血压病(简称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
❷高血压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称症状性高血压),常见于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及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约占高血压的10%。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虽然不很清楚,但可能与家族遗传、年龄、生活职业的紧张强度及高盐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每个人反应差异及病情程度而异。常见的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失眠以及情绪不稳定易烦躁不安等,这些病状时轻时重,也可以长时间无明显不舒服感觉,值得注意的是病状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平行一致,所以不能够凭自我感觉好坏来决定是否治疗,另方面也不能单纯以症状的改善与否作为判定疗效的标准。血压长期升高将引起内脏器官小动脉硬化,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一系列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脑出血、心力衰竭及肾功能减退等;另方面,高血压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致病因素之一。在缓慢进程的病程中,某些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体力劳累等)可使血压暂时性急剧明显升高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急性脑病(高血压危象、剧烈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等),甚至引起脑血管破裂发生急性脑出血(中风)。老年人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过去曾认为由于人至老年时大动脉弹性减退,易致收缩压升高,是一种生理状态,此观点不够全面,任何年龄的老人,如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时,都应当进行相应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而以后者更重要,血压升高不严重者进行生活调节往往即可有效,有些老年人常常服用牛黄解毒丸之类只求减轻头晕头痛症状为目的,是片面的认识,而正规的降压药如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等则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同时要坚持长期服药,不可仅凭自我感觉决定是否服药。在生活方面首先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对疾病既重视又不畏惧。保证足够睡眠,生活规律,避免经常性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要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饮食必须低盐、低脂肪,多吃蔬菜,控制体重,戒烟,勿大量饮烈性酒。气功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健身操等,只要持之以恒,对于防治高血压均有很好的效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