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车见“铁勒”。 高车古代站立而乘的车辆。又名“立车”。 高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称,东晋时期出现于蒙古高原北部和北海(今贝加尔湖)周围,因其所用的车辆轮子高大,辐条很多而得名,是中国南部汉人对他们的称呼。自称“敕勒”,南方人则译为“丁零”。应是上古丁零人的后裔,其中融合有匈奴、鲜卑的成分。四世纪末、五世纪初,其族逐渐强大,常与拓跋鲜卑和柔然为敌。后为柔然征服,成为柔然汗国的属部,柔然出兵作战,常以高车精骑为先锋。游牧于北海以东的高车为东部,游牧于北海以西的高车为西部,二部分立,并不统一。北魏道武帝曾多次出兵北伐柔然汗国,袭破东西两部高车,太武帝又曾迫迁东部高车于蒙古高原南部,北魏的北方六镇士兵,多以高车降人充当。部分高车因受汉人影响,开始经营农业。孝文帝想征调高车族人和六镇高车士兵讨伐南朝,高车人不愿从征,共同推举袁纥部首领袁纥树者为统帅,相率北返,投归柔然汗国,从此不断发生高车族人的起义和暴动。公元487年,柔然可汗豆崘想要征集高车骑士南侵北魏,以副伏罗部为首的西部高车不愿从征,群起反抗,在首领阿伏至罗和其从弟穷奇的率领下,分南北两路西迁。阿伏至罗率领5万余户,由浚稽山(阿尔泰山南端)西行,频频击败柔然可汗豆崘的追兵;穷奇率领5万余户,由金山(阿尔泰山中段)西南行,多次为柔然大将那盖所率的追兵击败,两路高车在高昌王国(今吐鲁番盆地)西北会师,建立了高车王国。从此与柔然为敌。又出兵南征塔里木盆地诸国,与哒相争。南齐的江景玄出使丁零,在于阗见到丁零的国主,即是高车国王阿伏至罗。六世纪中叶,为突厥击灭,高车人又以铁勒之名,服属于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高车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无文字。 高车古西北民族。因所用车辆轮子高大,辐条很多而得名。北方人称之为“敕勒”,南方人则称之为“丁零”。东晋时出现于蒙古高原北部和北海(今贝加尔湖)周围。4世纪末、5世纪初,其族逐渐强大。后为柔然征服,成为其属部。北魏太和十一年(487),高车各部迁居西域,建立高车王国,与柔然、哒为敌长达60余年。后为突厥攻灭。 高车即“铁勒”(919页)。 高车又称立车。秦、晋间称车盖高、可以立乘的车辆。《释各·释车》:“高车,其盖高,立载之车也”。《晋书·舆服志》:“车,坐乘者渭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皇帝出席朝会,祭祀等大典,常乘立车。1980年底,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发现的一号铜车,是为“高车”,上有伞形车蓬,乘车者可立于车厢中向外了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