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辛宝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辛宝甕《拾遗记》载,高辛之时有丹邱国献玛瑙甕,以盛甘露。尧帝之时,甕中仍存甘露,盈而不竭,用以赐群臣,谓之宝露。舜时露已渐减。舜南巡至衡山,迁宝甕于衡山之上,百辟皆得露泉之赐,时有云气生于坛。现今衡山紫盖峰上有宝露坛,相传即舜置宝甕之处。舜于坛下起月馆,以望夕月。后舜至零陵,又将宝甕迁至零陵。舜崩,瓷沦于地下,不得复见。秦时,始皇通汨罗之流至长沙,又从长沙通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瓷,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人们将甕置于舜庙堂前。后来有人得到宝甕,不知是何年月的东西。直至汉时才被东方朔识得,并作《宝甕铭》云: “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方如萦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