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鲁肃172—217

东汉末孙权部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士族出身。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结士。后从瑜至江南,瑜荐之于孙权,甚受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拟灭孙权,他与周瑜坚主迎战并联刘备共拒曹操,为孙权采纳。权任他为赞军校尉,并遣他与备会,劝备与权并力拒操。又助周瑜于赤壁(今湖北埔圻西北)大破操军。周瑜死后,任奋威校尉,代领其军。后又拜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214年),从权攻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北),转横江将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卒,时年四十六岁。

鲁肃172—217

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余人随周瑜至江南,得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大举南下,他坚决主张联合刘备抗曹。任赞军校尉,助周瑜于赤壁大败曹军。瑜临危,荐其代己领兵,任奋武校尉。继续坚持与刘备的和好政策。

鲁肃172~217

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属定远县)人。出身士族,喜读书,好骑射。曾赠三千斛米与居巢长周瑜,并结为友好,后被周瑜荐与孙权。孙权问以天下大计,肃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为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肃与周瑜坚决主战,建议孙权联结刘备,共拒曹军,为孙权采纳。任赞军校尉,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军。后拜汉昌太守、偏将军。从孙权破皖城,拜横江将军。善治军,长于文辞,思度弘远,《吴书》称其有过人之明。

鲁肃172—217

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定远东南)人。三国吴名将。出身士族,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全国。鲁肃与周瑜力主联合刘备迎战拒曹。孙权纳其言,任其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指挥联军于赤壁大破曹军。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担负领兵之责。他严于律己,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军务之暇,手不释卷,故擅文辞,善谈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