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鹦鹉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鹦鹉赋》汉末祢衡撰。才高性刚的祢衡,以言语侮慢曹操,被曹操一再遣送发落,最后到了江夏太守黄祖处。在一次宴会上,有人献鹦鹉,祢衡即席援笔,一挥而就,写下了此赋。作者纵性使气,以情运文,一改前人赋体中铺陈堆砌、全面描绘的基本手法,而仅对鹦鹉予以特征式的描述,以便于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故此赋深情贯注,词气流畅,较之此前的大赋富有感染力,实开六朝抒情小赋的先声。赋中有“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一语,既是体物,亦以自况,尤为贴切。赋末写鹦鹉樊笼中之状,凄惨怨痛,真切感人。 鹦鹉赋赋篇名。汉末祢衡作。衡客于江夏太守黄祖处,祖之子黄射与衡友善。一日有客送鹦鹉于射,射请衡作赋,衡即席执笔径书,文不加点,写下此赋。赋中描写“奇姿”、“殊智”的鹦鹉,却不幸被“闭以雕龙,剪其翅羽”,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显然是以鹦鹉自况,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此赋寓意深刻,状物维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成就极高,系衡之代表作,亦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