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麦类锈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麦类锈病麦类条锈、叶锈和秆锈的统称。病原物分别为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及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条锈病夏孢子堆小,呈鲜黄色,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后期在叶鞘和叶片产生黑色冬孢子堆,成行排列,表皮不破裂;叶锈生在叶片正面,夏孢子堆小,圆形红色散生,后期叶片及叶鞘产生黑色冬孢子堆,散生,表皮不破裂;秆锈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夏孢子堆大,椭圆形或长条状,深褐色,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散乱,表皮破裂。靠风传播。对温度要求:条锈较低,秆锈较高,叶锈居中,故在同一地区条锈发病最早,秆锈发病最迟。防治方法: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麦类抗病力;必要时从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