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章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7 九章律汉朝的基本法典,又称《汉律九章》、《汉九章》。刘邦统一中国后,于西汉初由丞相萧何所制定。《九章律》因袭秦律而有发展;律有九篇,故名之。律文早佚,仅存篇目为:盗、贼、囚、捕、杂、具、兴、厩、户。历来认为前六篇本《法经》而因袭秦律体例,汉三篇为萧何所创。但1975年发掘的云梦秦简证实,汉代以前已有户律、厩律名称。因此,萧何不是在某些篇目上有新创,而是在整体上于继承中有发展。《明史·刑法志》称:“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可以说明它在整体上的创造性。 九章律又称“汉律九章”。西汉初期萧何主持制定的法典。以《法经》六篇为基础,增户、兴、厩三篇,合为九章,故名。其篇目依次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原文已失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