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帝四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帝四经

秦汉道家著作。《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黄帝四经》四篇。《隋书·经籍志》“道经部”称:“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其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隋时已佚。今有人考证即马王堆出土的四篇古佚书:《经法》、《十六经》(原曾误称为十大经)、《称》、《道原》(见唐兰《黄帝四经初探》)。作者的真实姓名已无法考定。有的认为是齐国黄老学者所作,有的认为是“郑之隐士”所作,有的认为是战国末年楚国黄老学派的作品。全书结构比较松散,看来不是一时之作,也非出于一人之手。其理论体系,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揉合了战国诸子学派的思想主张。
关于“道”。认为“道”是存在于“虚无”世界的“无形”、“无名”的观念性的本体,又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神明之原”。《经法·道法》说:“虚无形,其寂冥冥,万物之所以生……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经法·名理》说:“道者,神明之原也。”又认为“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高不可察,深不可测。《十六经·行守》说:“无形无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道原》说:“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测也。”道充满于四海之内,又包裹于四海之外,在水里不会腐烂,在火里不会焦枯。人人都感觉依傍着它,却不知其名称;人人都利用着它,却看不到它的形状。因此,道是高远而不能细察,深奥而不可测知的。还认为“道”具有某种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服从它、顺应它,而不能违背它,否则会遭到惩罚。《经法·约论》说:“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这是人的意志不可违逆的,“人事之理”必须顺应“天地之道”,否则就会“乱生国亡”。
关于“刑名之学”。在此书里,“刑名”即“形名”,是讨论各种事物的名实关系的理论,其内容很广泛,不仅是法术,大凡天道、人事、政治、道德、制度等各种问题都是讨论对象,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经法·道法》说:“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刑名声号矣。刑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凡事无大小,物自为舍;逆顺死生,物自为名;名刑已定,物自为正。”所谓“形”(刑)、“声”,是指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内容;所谓“名”、“号”是指事物的抽象名称、概念。天下一切事物,无不具有形名、声号,都是名与实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任何事物不论大小,都自然地占据一定空间(“物自为舍”),同时有它本身的名号(“物自为名”),人们认识了事物的内容和名称,事物就得到“正名”了。认为“道”与“形名”的关系是:有道而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形名,有形名而后知万物的性质和特点。认为认识过程是从“审其刑名”(《经法·论约》)、“循名究理”(《经法·名理》)到“名实相应”(《经法·论》)的过程。强调“名实相应则定,名实不相应则争”(同上)。名实相符了国家就能安定,否则将生争夺,因而要求统治者做到“名实相应”。
其政治学说,表现了道家与法家、儒家相糅合的倾向。主张以武力兼并天下,实现全国统一。树立了以武力实现统一的理想帝王——黄帝的形象,赞扬黄帝取得了“唯余一人,兼有天下”(《十六经·果童》)的胜利。但其战略策略思想仍立足于“知雄守雌”、“柔弱胜刚强”的道家立场。《十六经·雌雄节》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主张以老子“无为”理论为基础,吸取儒、法、阴阳家的思想,实行道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统治政策。《经法·道法》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法由道所生,法是衡量得失、曲直的标准,统治者应当建立和维持法制。但立法和执法,又都必须遵循“道”的“清静无为”的原则。单靠法治还不行,还应当像父母教子那样对人民施以“德教”,兼用文武之道,即“阴阳刑德”。认为就像天道的阴主杀、阳主生一样,人道的刑主死、德主生,因而“先德后刑顺于天”(《十六经·观》)。主张实行“赋敛有度”、“节民力以使”、“毋夺民时”、“废禁,弛关节之征”(《经法·君正》)等经济政策。
一般认为,《黄帝四经》表现了黄老之学是道家与法家、儒家等诸子合流的特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四种古佚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整理出版,合称《经法》。

黄帝四经

道家著作。《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黄帝四经》4篇。《隋书·经籍志》道经部称: “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隋时已佚。今人唐兰在《马王堆出土 〈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 中考证,1973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即古佚书《黄帝四经》 (见《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关于这些佚书形成年代,学术界有战国中期前 (前401)说和战国末年秦汉之际说两种。这四种书与《老子》合抄在一起,用实物证明了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思想这一历史事实。同时说明,即使在长沙国这样比较偏远之地,又是异性王吴芮之后裔所治理的范围内,上层贵族亦尊奉黄老思想。收入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和1976年版《经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