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泥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泥鼓瑶族*长鼓之一。主要流行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因击打演出之前,在鼓面涂黄泥浆,干后鼓声更为洪亮动听,故名。将泡桐木制成中间较细,两端呈喇叭状,并予以镂空的鼓身,蒙上山羊皮,用八条小棕绳从两端对拉,再以竹片绞紧即成。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长三尺二寸,鼓面直径四寸,腰细长, 用右手竖拿,左手拍打。母鼓长三尺,鼓面直径六寸,腰较短,斜着横背胸前, 用双手拍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