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牛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牛峡西陵峡内著名景观之一,位于市西45公里处。又名黄牛崖。因长江南岸黄牛山而得名。郦道元《水经注》云:“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即指此。俗传土星化黄牛助禹开江,九载而功成。黄牛不受禹之酬谢,跳上高崖,隐没深山,只留一影像于石壁,此崖即为其隐没之处。峡中昔日礁石林立,水流湍急,木船行数日,犹可见黄牛崖,故有“朝发黄牛,暮宿黄牛,朝朝暮暮,黄牛如故”民谚。白居易亦曾谓:“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迹古今愁。”(《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崖下九龙山麓有黄陵庙。 黄牛峡漓江过磉滩,迎面群山阻隔,横看有九石峰披云叠翠,极似九头正低头食草的牛,称九牛岭;其下江流把一滩分成三洲,绿草茵茵,合称九牛看三洲。若从侧面看,又似五马扬鬃过江,名五马拦江。中间两山并峙,似雄狮正戏一球,简称双狮滚绣球。有民谣:“九牛看三洲,河水两边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滚绣球。”九牛岭下江水奔腾,称黄牛峡。明代徐霞客曾这样描述:“隔江石峰排列而起,横障南天……怒涛翻壁,层岚倒影。”沿峡有“群龙戏珠”、“青蛙过江”诸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