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金造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金造币造币是黄金的用途之一。金和银在历史上都曾作为货币。在世界货币历史上,1717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度,黄金价格固定在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5便士,成色为91.6%,成为历史上实行金本位制度时间最长的国家,持续了近200年,其主要的兑换特性一直延续到1931年。第2个具有长期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从1834至1914年的美国,黄金价格每盎司20.67美元,1934年1月31日金价每盎司调至35美元。中国是铸造和使用金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年前的夏初,已经铸造和使用了金币,到3100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了金质贝币和贴金贝币,春秋时期楚国已使用含金约96%的金币,即铸有“郢爰”、“陈爰”印记的金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币制,把货币法定为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铜钱称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1990~1999年世界各国造币厂金币的铸造与发行量,据统计为:1990年123 t,1991年151 t,1992年91 t,1993年121 t,1994年72 t,1995年87 t,1996年63 t,1997年98 t,1998年127 t,1999年136 t。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