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黍shuPanicum miliaceum又称稷、糜子。去壳后叫黄米。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叶条状披针形。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 小穗含2小花,其中1朵不孕,成熟时,内外稃坚硬,平滑,有光泽。颖果。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我国在西北、华北栽培甚广。主要有3种类型:黍型即黍子,圆锥花序较密,主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黍稷型,即糜子,圆锥花序密,主穗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稷型即稷,圆锥花序较疏,主穗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谷粒供食用或酿酒; 秆、叶及种子可作饲料。 黍粮食。稷之一种,性粘,色黄。现今北方称作“黄米”或“黍子”,也叫 “黄糯”。黍比稷柔糯且有较好的适口性,多用于磨粉作糕或酿酒等。《管子·轻重》赞曰:“黍者,谷子美者也。”因此,古人常用之于年节或待客,《论语·微子》: “ (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诗经》中常“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粮食。 黍Panicummiliaceum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茎秆直立,高60~120厘米。圆锥花序,有开展的或较紧密的不同类型,主轴直立或弯生。侧枝密集或疏散。果实为颖果。球形或椭圆形,有乳白色、淡黄色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主要有3种类型。
黍broomcorn milletPanicum miliaceum L .,又称糜子。去壳后的子粒称大黄米。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中国,古时列为五谷之一。主要有3个变种: 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有5000余年的栽培史。初生胚根1条,次生根为须根系,株高100~150 cm,有效分蘖1~3个、小穗为2朵花,仅第2小花结实。短日照喜温植物。分黍和稷2大类型。生育期50~130d,积温1200~2600℃。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