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色幽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源于1965年弗里德曼所编小说集名《黑色幽默》。意为苦闷、绝望中的幽默。着重描写社会对个人的压迫,环境和人之间的不协调。把社会的不合理放大、变形、揭露其荒谬可笑。这类作品对人物和环境进行极度的夸张,结构松散,情节怪诞,随意颠倒时空顺序,常常在喜剧式的艺术处理中,流露出对人类社会不合理的愤懑和无可奈何。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等。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曾编辑小说选集《黑色幽默》,故名。即采用玩世不恭、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荒谬、恐怖的现实,是病态社会中民族精神变态的反映。产生原因与战后美国人民中传统价值观念动摇、幻灭感的普遍滋长及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有关。力图在作品中揭露世界的荒谬与社会的疯狂,将丑恶畸形的事物加以漫画式的夸张,并予以批判。但又认为世界的荒谬与丑恶永恒不变,前景令人悲观失望。其作品往往采用喜剧形式描写悲剧内容,笑声中渗透着寒冷到冰点的绝望情绪,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情节离奇,时序颠倒,一反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在刷新艺术形式、深化思想内容上可资借鉴。但常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主要作家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冯尼格(1922~ ) 的《第五号屠场》等。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得名于当代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的一本作品选《黑色幽默》。其中汇集了当代12个美国作家撰写的作品片断,被称之为“黑色幽默”文学。但最早提出这一名称的是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思想情绪里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幽默中蕴含着阴沉的东西;在绝望中对着丑恶的事物发出大笑。这派作家对现实和未来世界感到绝望、幻灭、怀疑、恐怖,认为世界是荒谬的,社会是疯狂的,人的意志、尊严、价值等已经消逝。因此,他们以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把丑恶畸形生活现象加以渲染、夸张、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格外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悲剧的内容和喜剧的形式交织混杂,摒弃了“讲故事”的老套子,常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采用对比、烘托、暗示、象征等形式表现离奇的情节,令读者眼花眼缭乱。“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伏尼格的《猫的摇蓝》;巴思的《烟草经纪人》和弗里德曼的《船尾》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