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黔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万历)黔记贵州地方志。明郭子章纂。原六十二卷,今存六十卷。子章字相奎,号青螺,自号𧏖衣生,山东泰和人。隆庆进士,官广东潮州知府,迁福建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著《黔中止榷记》等书。此编完稿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或稍后,约五十四万字。材料多出自嘉靖谢东山《贵州通志》和万历王来贤《贵州通志》,加以作者亲见或据档册写成。亡佚两卷系《讨逆志》。所存卷目为:大事记,星野、舆图、山水、灾祥、贡赋、兵戎、邮传、公署等八志,公侯伯总兵参将都司守备、总督抚按潘臬、守令、文武科第、貤恩等五表,帝王事纪、宦贤、乡贤、忠臣、孝子、棲逸、淑嫒、方外、宣慰、土司土官世传等十传、诸夷、古今西南夷总论。篇中多有作者议论,标以“𧏖衣生曰”。舆图志载罗文恭《贵州舆图》,绘制精审,比例准确,是研究明代贵州疆理和当时地理绘图技术的重要资料。诸夷一门,虽多侮辱性称谓,民族歧视色彩,但却保存了明代民族分布、族源、民族识别等重要史料,所附江进之《黔中杂诗》十首,反映少数民族农业社会经济等情况。此书为明代贵州省志书中卷帙最多,资料最富,体例、门类多有创新的私纂省志,考证精賅,内容详赡,多订前志之误,为后世称重。原刻本存北京、上海图书馆,舛讹颇多。1966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附校勘记。张新民《明代私撰六种贵州省志考评》 (《文献》1985、4)可资参考。 黔记六十卷,明郭子章纂。郭子章(1542—1618), 字相奎,号青螺, 又自号𧏖衣生, 江西太和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述甚丰,著有: 《豫章书》、《阿育王山志》、《瓜仪志》、《郡县释名》、《圣门人物志》《蜀草》、《粤草》、《晋草》、《黔草》、《黔记》等。此书为郭子章官贵州巡抚时所纂,汉州宋兴祖正,贵溪毕三才校。《黔记》明万历间刻本。全书六十卷,三十四目,分为:大事记、星野志、舆图志、山水志、灾祥志群祀志、止榷志、艺文志、学校志、职官志、贡赋志、兵戎志、邮传志、公署志、公侯伯总兵参将都司守备志,总督抚按藩臬表、文武科第表、貤恩表、帝王纪事、宦贤列传、迁客列传、寓贤列传、乡贤列传、忠贤列传、孝子列传、栖逸列传、淑媛列传、方外列传、宣慰列传、故宣慰列传、土司土官世传、诸族传、古今西南总论诸类。其中大事记分上、下二卷,上卷记周、汉、蜀汉、隋、梁、晋、元七朝;下卷纪明建国以来之事,所述黔省隶属中域之大事沿革甚详。文笔简洁。谓黔故西南彝,周、汉遂通中域,元始置顺元路。明洪武、永乐间郡县其地,与楚、蜀、滇雁行并立,上置两台三司,下设府、州、卫、县、舆图志,首列贵州总图,省城图,以下所领府、州、卫、县、所各有城图、地理图。又各为图说。概述建置沿革,道里路程,山川形势。只此两类,贵州一省之沿革大事、地理形势,概括俱见。以下诸类,记载贵州典章制度、职官、人物、艺文,皆具详核。最后土司土官传、诸族传、古今西南彝总论三类,记载贵州各种族及其分布,风俗习性。此志特点有三:一是体例遵史家法度,用记、志、表、传、论等正史常用体裁,分述贵州古今主要情况;二是地方性突出,书中有多处专门叙述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与土官情况;三是资料翔实,叙述十分清楚。此志对贵州修志影响颇大,光绪《贵阳府志》称其“雅有法度,为世所称”。尚有1966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黔记书名。❶明郭子章(贵州巡抚,汉族)撰。六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内容包括贵州全省舆地、山水、艺文、学校、职官、贡赋、兵戎、邮传、乡贤、土官、诸夷及历年大事记等。传世稀少, 明刻本仅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藏书幸存, 均残缺不全。解放后贵州图书馆校勘二本复制,仍缺25、26两卷。为研究明代贵州地方史及民族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