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剑南道。元、明沿置。《旧唐书·地理志四》:“龙州,下。隋平武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龙门郡。其年,加‘西’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为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江油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龙州。旧属陇右道,永徽后,割属剑南也。旧领县2(江油、清川),户1017,口6149。天宝,户2992,口4228。在京师西南2660里。”《元史·地理志三》:“龙州: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江油郡,又改应灵郡。宋改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公元1258年)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并江油、清川2县入焉。” 龙州渤海及辽代州名。本渤海上京龙泉府附郭州 (今黑龙江宁安渤海镇),契丹天显元年(926)太祖灭渤海,迁其民至原扶余府,改曰龙州黄龙府。保宁七年(975),渤海遗裔燕颇反辽,以此故府废。开泰九年 (1020),徙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仍曰龙州黄龙府,治所在今吉林农安,隶东京道,下领5州3县,是辽控制生女真各部的军事重镇。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改曰隆州(参见隆州条)。 龙州古州名。西魏废帝二年 (553年) 置。治龙安县 (今江油市东北马角坝)。领阴平、江油、马盘3郡,约当今江油、青川、平武等县市地。隋、唐、宋、元时先后改为平武郡、江油郡、应灵郡、政州等。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 移治今平武县。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 升龙安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