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形玉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形玉觿战国晚期。长11.5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墓葬出土。安徽省博物馆藏。玉料为青玉,浸蚀严重,体扁平呈“C”形,下端较尖,上端有一镂空的张嘴龙首,体刻绳索纹。关于此物的用途尚不完全清楚,综合起来有下列说法。1.《礼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注:“小觿解小结,觿貌如锥。”据此,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件装饰物,更是解结用的实用器,因而将其命名为“解结锥”。2.佩带之用,是古人佩带兽牙的遗风,随着佩牙饰的人增多,就产生了用美丽的玉做成的仿制品。3.童子佩之能解决难题,引申为增智益慧。实际认为这是“解结”的寓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