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乡镇企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1 乡镇企业中国农民兴办的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服务活动的生产经营组织。包括乡 (含区、镇)、村举办的企业,部分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和农民个体企业。其生产经营内容包括: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产业的建材、纺织、机械、缝纫、皮革、建筑、工艺美术、食品、饲料等多种行业;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乡镇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时称社队企业,1984年改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发展乡镇企业对于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战略意义。 乡镇企业xiangzhen qiye中国农村乡、镇、村内举办的各种农民集体、合作、个体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的总称。乡镇企业以经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目的。我国目前的乡镇企业,既有乡办、镇办、村办、队办的集体企业,也有农民个人投资兴办的个体企业和合伙兴办的合作企业,还有不同所有制之间联办的企业。 乡镇企业township enterprise中国农村中由乡(含镇、区)、村举办的企业、部分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的总称。是农民兴办的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经营内容包括农业(乡、村办的种植场、养殖场)、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乡镇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来几经起落和演变,直到1979年以后,才健康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有力助手,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一般规模小,但灵活性大、适应性强,经营管理有较大自主权,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靠市场调节,与农业关系密切,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不平衡性等特点。它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开辟了农村商品流通的新渠道;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商品;扩大了对外贸易;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即由乡镇兴办的各类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包括农业、采矿、建筑、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酿酒、发电、运输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产业部门。到2002年,乡镇企业数量已发展到30.8万家,从业人员86.67万人,完成总产值362.9亿元,营业收入373.95亿元,上缴税金12.67亿元。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农村中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非农产业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的总称。它包括乡办企业、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办企业及户办企业等。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在70年代,湖南创办社队企业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到1978年,全省社队企业总收入达到24.54亿元。但是从1979年至1983年,在改革开放中,兄弟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而湖南却落后了,这一时期,全国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115.2%,湖南仅为65.3%,与沿海先进的省市相比差距更大。1984年底,湖南省委、省政府放宽了经济政策,并从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乡镇企业发展明显加快。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到184.95万户,从业人员722.55万人,总产值达到2194.31亿元,其中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121.56亿元。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县 (市)达67个,最高的长沙县达91.55亿元。乡镇企业的素质也有所提高,并向外向型发展。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刊物。湖南省乡镇企业局主办。1985年创刊。月刊,旨在普及企业管理知识,为实现农村建设做贡献,融指导性、政策性、知识性、资料性于一体。主要栏目有: 希望的田野、大政方针、瓜棚柳下、新视野、乡镇企业家、研究探索展望、神州风采、书海采珍等。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原来仅指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举办的社队企业。农村政社组织管理体制分设以后,除了包括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外,还包括级别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1984年3月确定将这类企业统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单位一般应拥有固定的组织、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人员,有核算制度,承担经济责任和纳税义务,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实体。2000年,中国乡镇企业数为2084.7万户,从业人员12819.57万,完成增加值27156.23亿元,上缴税金1996.5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8669.5亿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