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虎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50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西南20公里,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东汉中叶张道陵在此炼丹,有青龙白虎幻绕丹鼎之上而得名。山高约200米,纵横约200平方公里,由红色岩系组成的典型丹霞地貌。仙水岩为主要景区,芦溪河贯流区内,两岸群峰竞秀,丹崖连绵,风景幽美,有“小漓江”之称。乘船游览,使人陶醉忘返。岩壁洞穴中,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崖墓群。上清宫是最大道观,迄今1900余年。嗣汉天师府为历代天师起居和供祀祖先之处。自东汉第一代天师,后已承至63代。府内有元代铸造9999斤大钟。山东部有“象山书院”。 龙虎山中国道教4大名山之一,古称云锦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鹰潭市南约6km处,海拔247.4m。由龙、虎2山组成,故名。东汉张道陵在此修道炼丹。公元141年(永和六年)时107岁,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教。世称张天师,天师称号曾传63代。唐武宗会昌年间建龙虎山道观,赐名“真仙观”。宋真宗、徽宗尊道教,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真仙观敕赐为“上清观”。1113年(政和三年),赐名“上清正一宫”。1310年(元至大三年),改称“太上清正一万寿宫”。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又改称“太上清宫”。龙虎山古迹胜景多,盛时有道观15座,位于山东南约4km处的上清镇,有上清宫和天师府,两座古建筑于公元307~312年(西晋永嘉三年至六年)所建,后来各朝代又有增扩建。盛时占地5万多m2,房舍500多间。龙虎山有奇峰峻岭48座,奇洞幽谷42处,怪形奇石70余种。山下悬崖,溪水清澈,旧称24岩。仙岩石壁,古人题刻颇丰,有“玉壁凌空”、“仙岩环翠”等。赵孟 龙虎山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地跨贵溪、余江两县。两峰对峙,状如老虎。故名。海拔199米。为道教正一派发源地,遂书“第三十二福地”,为汉代张道陵后裔世居之所。也是祀奉道教教祖太上老君之地。以上清宫和天师府为中心,宫、观、寺、庵堂、庙、院遍布各处。有春秋战国岩墓100多座。为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奇峰怪石,丹岩碧水,别具野趣。著名景点有象山、麈湖山、鬼谷洞、演法观、飞升台、祥符观、炼丹岩、云锦石、仙水岩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