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一般农业开发阶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一般农业开发阶段1983—1988年

1983年,中央将宁夏西海固地区列入“三西”专项资金建设后,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把开发建设引黄灌区同解决西海固地区贫困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三西”专项资金将干旱的宁夏南部山区群众以乡、村为单元建制性的搬迁到河套灌区,同时在灌区的吴忠黄沙窝、扁旦沟,灵武的狼皮子梁、五里坡,银川市的芦草洼,平罗县的潮湖,陶乐县的月牙湖等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农业开发,建立吊庄基地,解决山区治穷脱贫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考虑,1984年8月确定了在引黄灌区内开发两个百万亩,即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6.67万公顷),开发宜农荒地100万亩(6.67万公顷)的战略目标。1986年,随着引黄灌区的农业开发和移民吊庄工作的不断深入,自治区又扩充了这一规划的思路。在“七五”规划中,又提出了到2000年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13.3万公顷),开垦宜农荒地100万亩(6.7万公顷)的总体规划任务。主要目的是扩大耕种面积,增加吊庄移民。这一规划方案实施6年多来,在河套灌区50米扬程范围内共开发宜农荒地2.94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1万公顷,兴建各类骨干水利配套工程3 410座,搬迁移民2.86万户14.3万人,共投入资金1.2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