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

辽宁省于1956年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高潮带来了农业生产高潮。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农村普遍进行了反右倾思想和整风运动,开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1957年8月10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在青岛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精神,安排开展整风运动,提出把肃反转到反右上来。1957年11月14日,中共辽宁省委印发《当前整风整社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继续贯彻“大鸣大放”方针,“此次大辩论应以合作化问题为中心”,“解决两条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以反右倾为中心的整风运动,为左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958年初,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辽宁省提出实现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号召。1958年1月27日,全省召开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会议认为1957年农业生产应该继续跃进而未能跃进,反而比1956年减产,不能完全归之于自然灾害,还有人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刮起了一阵冷风”,“形成了右倾保守思想”。会议认为:“右倾保守思想是革命事业的绊脚石”,实现农业生产大跃进,必须对农村的右倾保守思想彻底批判。农村在反右倾中逐渐形成的“左”的思潮,在1958上半年开始发展。1958年4月11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严厉批判了反冒进的错误,提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要求农业“一年自给、两年实现水利化、三年实现绿化、五年实现农业机械电气化”。这种农业跃进再跃进、批判反冒进的思想和做法,助长了左倾思想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高指标问题也开始出现。农村左倾思想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大跃进、高指标,后来体现和转移到生产关系方面,认为农业合作化不适应大跃进的新形势,必须“并大社”,向共产主义过渡。按照越大越好、越公越好的“一大二公”模式,最终导致了人民公社的出现和普遍建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