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 劳动力增长特点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一) 劳动力增长特点农村劳动力的增长稍快于农村人口。北京农村劳动力从1957年的110.5万人增长到1995年163.6万人,38年间共增加53.1万人(见表2-1-2),增长48.1%,平均年递增1.04%,平均每年增加1.4万人,比同期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高14.3个百分点。 表2-1-1 北京市农村人口
农村劳动力先增后减。1957—198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1985年突破190万,达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顶峰。1985年以后,劳动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到1995年劳动力数量由1985年的190万人下降到1995年的163.6万人,平均每年递减1.5%。劳动力由上升到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二是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人口出生率逐步降低,使进入劳动年龄内的人口也逐步降低。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