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确立符合陇南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确立符合陇南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根据陇南地区内差异性大,劣势明显,优势独存的特点,在指导工农业生产上,地委、行署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类指导,各有侧重,探索、实践、发展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符合陇南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农村改革的初期,地委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区情中看到优势,提出了“粮多并重、互相促进”的生产方针,第一次把多种经营放在与粮食同等地位,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粮为纲”的禁锢,使全区农业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后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从小起步,以小取胜的指导思想,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 充分调动集体和个人积极性, 发展以 “十小”(小果园、小饲养场、小林场、小加工等)为主的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1985年地委,行署根据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需要,又把发展方针调整为“种草种树,振兴农牧、多种经营、以工致富”,强调地上地下资源综合开发, 大办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为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