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封建社会时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封建社会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福建设置“闽中郡”后,正式有了行政区划,开始设立乡、亭、里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晋朝才改为乡、里二级。至宋代又设置乡、坊(城厢)、里(乡村),后改置保甲制。元朝设置里制与社制两种,明朝又设乡、里、甲。清朝长期沿袭明制,到清末,实行里甲制与保甲制。10户立1牌,10牌立1甲,10甲立1保。在城镇区域编称坊,城郊编称厢。保甲的任务主要是监视人民的言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特增补助条例:“每户设印位纸牌一张,卡姓名、丁口于其上,外迁则注明所往,迁入则稽其所来。面生可疑之人,非盘诘的确,不许容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