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苗种生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苗种生产新中国成立前,山东无专业生产鱼种的单位。建国初期,零星的群众养鱼生产所需鱼苗、鱼种,全靠去江、河、湖中采捕。1955年山东开始进行鲤鱼人工孵化,首先由“大明湖捕鱼委员会”进行试验, 1956年获得成功,当年孵出鱼苗36万尾,培育2寸(1寸=10/3厘米,下同)鱼种20万尾。1960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协作,在济南首次试验草鱼人工孵化成功。1963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微山县鱼种场协作、山东大学与微山县师庄鱼种场合作,先后获得鲢鱼人工繁殖成功。1963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还获得鳙鱼人工繁殖成功。1964年全省共生产鱼苗2 070万尾,占全省采运鱼苗的23.2%。1965—1990年山东中南鱼苗生产基本实现自给,特别是1985年以后,鱼苗产量连续6年超过16亿尾,除满足全省需要外,还向北方省份供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