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农用工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农用工业化肥工业建设是从60年代开始,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拥有市、县级化肥厂4个,年产量可达50万吨(其中氯化铵32.5万吨、精制氯化铵1万吨、碳铵5万吨、合成氨7万吨、多效肥5万吨、氯化钾0.63万吨)。 (七)农用工业1990年末,全市有化学肥料制造企业15个,年产合成氨69 012吨,农用化肥(实物量)73 865吨,其中氮肥49 092吨,磷肥24 773吨;饲料加工企业32个,1990年生产饲料添加剂2 203吨、混配饲料11.1万吨;塑料制品企业38个,1990年生产塑料薄膜1 274吨;粮油加工企业418个,1990年加工米面131.7万吨、食用植物油44 569吨;农机制造企业11个,1990年生产农用水泵8 396台、机动饲料粉碎机544台、拖拉机内配件1 558.26万件、农机具配件297.03万件、内燃机(农用柴油机)30.3万千瓦、中小农具236.07万件。 (七)农用工业从1955年开始,先后在万县市、奉节、梁平、巫溪、开县、忠县建立了一批国营肥料厂,主要生产颗粒肥、骨粉和磷矿粉。60年代后期,又先后在奉节、万县、忠县、巫溪、梁平、开县、云阳县建立了一批化肥厂。到1990年末,全区拥有4家氮肥厂和4家磷肥厂,年产化肥5.12万吨,其中氮肥3.16万吨,磷肥1.96万吨。同时,还兴办了一批农药、农膜厂。每个乡有2—3个生产中小农具的加工厂。1990年生产铁竹木棕农具1亿多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