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土改复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土改复查在第二阶段土地改革运动中,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摧毁了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树立了农民的政治优势,成绩是巨大的。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第一期土改,工作比较粗糙,有的地方群众发动不够充分,对地主阶级打击不够彻底。第二期虽然比第一期深入、细致得多,但运动发展仍不平衡。根据1498个乡摸底的材料,土改比较彻底,已树立起农民优势的一、二类乡有1058个,占70.6%;土改不彻底,农民优势未树立起来的三类乡有440个,占29.4%。根据这种情况,在开展第二期土改的同时,即在第一期土改的地区,开展土地改革复查工作。复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和解决在土改中发动群众不够充分,对地主阶级打击不够彻底,以及在执行政策上存在的某些偏差等问题。复查工作仍坚持经过试点,分批逐步展开的做法。强调深入发动群众,整顿队伍,彻底斗垮地主阶级,消灭夹生现象。并纠正执行政策上的某些偏差。1952年下半年开始第二期复查工作,1953年2月全省7604个乡的复查工作结束,占全省总乡数的69.8%,剩下的3291个乡,也于1953年4月底完成复查工作。通过复查,深入开展反封建的再教育和民主团结运动,农民组织有了提高,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改善了干群关系,加强了农民内部团结,使土地改革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