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 改革渔业管理体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 改革渔业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前,对渔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生产上搞 “一大二公”,流通上实行统购、派购、计划调拨和国家定价,使渔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渔业生产力发展缓慢,水产品供求矛盾日趋紧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和省制定了一系列渔业发展政策,全方位地进行渔业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领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水产商品经济为出发点,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渔业经济体制,同时在集体经济中全面推行渔业生产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主的渔业生产经营体制,确立渔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激发了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流通领域,逐步放宽水产品购销政策,由缩小派购范围,降低派购比例,实行派购和议购相结合,到允许生产单位自留鱼进入集市贸易,允许多渠道经营,直至在农产品中率先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水产品流通体制,由原先的国营水产供销企业独家经营,按行政区域平衡产品供求,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渠道经营和开放型的新格局。这一改革,使水产品恢复了商品属性,价值规律、竞争机制在水产品流通中真正发挥了作用,生产者在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后,又直接进入市场,掌握了自主权。从此,江苏水产业的发展,走上了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的轨道,促进了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