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 教育经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 教育经费1949年,天津市就拨给中小学校小米1 232万千克。1950年教育经费为555.64万元,占市财政当年支出总额的12.5%。随后两年教育经费分别递增18.09%和13.66%。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期间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款。1956年,根据中央的指示,农村小学经费下放一半,即国家预算负担一半外,其余一半由农业税附加解决,同时为了平衡农民负担,在下放小学经费时,按照各地的收支情况,适当加以调整。这一措施确保了这一时期教育经费的增长,保证了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障了接管的私立中小学整顿、改造和建设的资金需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提供了经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