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乳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乳癖中医病名。又名奶脾、奶积。是指妇女乳房中生有肿块的病症。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所致。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乳房中有肿块,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触之可移动,皮肤颜色正常。多于月经前感到乳房胀痛有块,行经后症状减轻,肿块的消长往往与情志刺激有关。类似于西医的乳腺纤维瘤及乳腺良性肿瘤。治疗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乳癖指妇女乳房出现形状、大小、数量不一的硬结肿块。亦称:“乳粟”、“奶癖”。是妇女的常见病,各年龄均可发生,常与经前乳胀、不孕、月经不调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并见。本证发生多因恼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血郁结,痰湿凝聚于乳房而成。辨证论治: 乳癖病名。“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疡科心得集》)。多由冲任失调,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而致。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