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乳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乳癖

中医病名。又名奶脾、奶积。是指妇女乳房中生有肿块的病症。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所致。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乳房中有肿块,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触之可移动,皮肤颜色正常。多于月经前感到乳房胀痛有块,行经后症状减轻,肿块的消长往往与情志刺激有关。类似于西医的乳腺纤维瘤及乳腺良性肿瘤。治疗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乳癖

指妇女乳房出现形状、大小、数量不一的硬结肿块。亦称:“乳粟”、“奶癖”。是妇女的常见病,各年龄均可发生,常与经前乳胀、不孕、月经不调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并见。本证发生多因恼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血郁结,痰湿凝聚于乳房而成。辨证论治:
❶肝郁气滞者,多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乳内肿块随月经前后或情志波动而增大或缩小,多有经前乳胀,或月经不调或痛经或不孕。精神郁闷,心烦易怒,喜叹息,胸胁胀痛。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以逍遥散加郁金、橘核、猫爪草、鸡内金、夏枯草,或乳块消(丹参、橘核、王不留行、川栋子、土鳖虫、皂角刺)舒肝理气,活血散结。
❷痰气凝结者,乳内肿块形如鸡卵,坚实光滑,无明显胀痛。多为年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伴有头晕、胸闷、痰多、咽喉不利、胃纳欠佳,舌淡胖,苔白略腻,脉滑。以逍遥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法半夏)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❸肝郁肾虚者,乳房肿块,可成粟粒砂粒状,团块状或片状,月经前可增大,经后缩小,可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或婚久不孕。眼眶暗黑,腰酸膝软,舌暗苔白,脉弦细尺弱。以定经汤(见月经先后无定期)加浙贝母、郁金、橘核、莪术、天门冬舒肝补肾,通络散结。针灸治疗:以乳根、膻中、期门为主穴,痰气凝结者加丰隆、足三里,肝郁化火者加太冲。针刺泻法。调护:
❶妇女发现乳癖后,应积极治疗,定期检查以防癌变。
❷平素应心情舒畅,忌情志刺激。
❸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乳癖

病名。“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疡科心得集》)。多由冲任失调,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而致。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