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调整种植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调整种植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保山地区优越的多样性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各类经济作物生长。长期以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上过分强调“以粮为纲”,制约了多种经营的发展,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进入“八五”以来,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甘蔗、茶叶、水(干)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一些规模化生产的商品基地。其中,保山市列为国家级粮棉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商品糖料基地、瘦肉型猪基地,省级优良香料烟基地、芒果基地、蚕桑基地;腾冲县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省级肉牛基地、用材林基地、商品油料基地;昌宁县列为国家级商品糖料基地、优质茶叶基地,省级肉牛基地、用材林基地、干果核桃基地;龙陵县列为国家级出口茶叶基地,省级黄山羊良种基地、用材林基地、干果核桃基地。全区围绕粮、烟、糖、茶、林、畜等支柱产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了人、财、物和科技投入的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由1990年的17:83调整到1995年的27.5:72.5。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