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麻车火狗
是流行于增城县石滩镇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火狗”是这项活动的俗称,还有称为“麻车夜色”、“舞火狗”的。“火狗”活动是由群众举着各种肖形扎作艺术品在村内游行。
火狗的道具有扎作的龙、凤、麒麟、鹿、犀牛、蟾蜍、宝鸭、锦鲤,均用竹篾、铁丝、麻绳、木头等扎成骨架,然后用粗香扎出道具的外形。村民对扎成的道具均有命名,如巨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吐玉书、咸虾(蟾蜍)吐日,犀牛望月,奔鹿回头、宝鸭穿莲……等祥瑞的名字,寄托了人们的愿望与祈祷。
舞火狗的数量单位称为景,做一景舞两晚,做两景舞四晚。舞火狗时,要点着道具身上的香火,然后依次游行。舞动道具的,均由精壮中青年人担当。少者四、五百人,多则近千人。“舞火狗”的活动曾安排在春耕后三、四月,后来则安排在秋收前的八、九月里进行。但都没有固定的日期。“舞火狗”的活动,据考证始于明朝中叶。
舞火狗也是龙门县蓝田瑶族独特的民俗艺术,是为瑶族姑娘进入成年期而举行的集体歌舞游艺性的成年礼。瑶族姑娘经三次“舞火狗”的活动,才能获得成年资格,才能谈婚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