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供销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变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供销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变化

在“左”的错误影响下,供销社的合作商业性质曾多次被否认,并由此引起体制多次变化。
1. 从省到县将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1958年,农村基层供销社也在农村经济实行“两放、三统、一包”(即下放人员、下放资金;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流动资金管理;包干财政任务)中,下放为人民公社的供销部,使商品流通被行政区划分割,不少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混乱,支农服务被削弱。下放基层社的错误虽然很快得到纠正,但供销合作社财产损失达4亿多元。紧接着在1962年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恢复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四川省供销合作社也随之恢复。
2. 将县以上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全省供销合作社发展再次受到严重的影响。1975年经周总理提议,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央决定全国供销合作社再次恢复。但由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供销合作社只能在困难条件下开展工作。到1978年举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后,供销合作事业才逐步走上改革之路,得到恢复发展。
3. 将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合并,地市州和县的供销社仍保持单独机构。1983年9月,经中共四川省委决定:“供销合作社已改为群众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并是经济实体,不列为政府序列”,正式恢复了省供销合作社。
四川供销合作社由于上述影响,一段时期供销合作社的章程、制度等停止执行,《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章程》一度被废止,发展社员股金和发放股金息红等工作一度中断,部分社员股金甚至交生产队,或被平调;体现合作社民主管理的社员代表大会 一度也停止运转。经营思想、经营作风逐步滋长了官商作风。但从主流看,供销社仍坚持为农业、为农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在促进生产发展、搞活城乡商品流通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