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1953年11月,西北五省按照中央第三次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先后开展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1954年1月6日,新疆分局《关于执行西北局关于冬季农业生产和进一步推动互助合作运动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中,要求各地重视和加强办社工作的领导,本着“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重点试办了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原来的10个社发展到148个社。其中,由劳动模范肉孜·吐尔逊领导的吐鲁番县维尔湖乡农业社和疏附县色满乡农业社,办得最有成绩,成为全疆农民的学习榜样。
1955年7月,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11月间中共中央《关于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先后公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和党中央的决议,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大力发展合作化的方针。要求全党进一步加强对合作化运动的领导,迎接社会主义群众运动高潮的到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掀起了全疆范围的合作化运动高潮。截止年底,初级合作社即发展到1 705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21.34%。1956年,新疆合作化运动发展极其迅速,年底全疆初级合作社达到8 370个,入社农民834 571户,占总农户的91.93%,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关于疏附县色满乡发展合作社的文章的按语中说:“维吾尔族的农民,对于走合作化道路,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为了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所需要的干部,也已经培养出来了。有人说在少数民族中不能实现合作化,这是不对的。”毛主席对新疆维吾尔族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正确评价,是对新疆各族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有力支持和鼓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