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成果与作用
1.教育成果。据初步统计,1950—1994年,共为全省培养各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34 864人,其中1987—1994年的8年中,共培养各级中等技术农业人才9 847人,占总人才数的28.24%。1950—1994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共招生50 334人,其中1987—1994年的8年中共招生16 005人,占总招生数的31.8%。
2.教育作用。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全省农业系统培养各种类型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全民事业单位农业科学技术干部有6 055人,中等学历就有3 870人,占总数的63.9%;连同在基层区、乡单位工作的中等学历者有4 343人,占总数的71.7%,这些中等学历的农业科学技术干部为振兴安徽省农业经济起着主力军的作用。二是根据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轮训基层单位的领导,培训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使他们至少掌握1~2门以上的科学致富的适用科学技术知识。据1987年统计,全省13 020个村配备了农业技术员或农民技术员,占全省31 354个村的41.53%,建立了81 668个科学技术专业户、示范户。这些科技人员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做出了贡献。三是重视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知识的培训,仅1983年,就对全省500多万初、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分期分批地集中到农业中等学校进行培训,其中150多万人成为农村科学技术骨干,16.38万人被聘为乡镇农民技术员、蚕桑辅导员、农民农机员、农民渔技员和禽畜防疫员。